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书 比 天 大 | 诗 意 栖 居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这一帧梵高的回眸,令很多人落泪。
它来自电影《至爱梵高》,
这是一部因爱而生的电影。
正如梵高所说:
“我觉得,最真的艺术,就是去爱。”
1890年7月27日下午,
文森特·梵高受到致命枪击,
两天之后结束了痛苦的一生。
如今,我们在他的画里,
去爱他。
无以言表,唯以此画
《至爱梵高》时长95分钟,制作周期却长达7年,125位画家一共画了65000张油画。
故事从梵高逝世一年后开始,青年阿尔芒带着一封梵高给提奥的信,询问梵高画过的人们,试图揭开梵高的死亡之谜。
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油画动画电影,125位画家参与了将画面绘成梵高风格油画的过程。
演员在绿幕前表演、画师持笔将画面画为油画。最终,它们以以每秒12帧的速度呈现在荧幕。
英国的BreakThru电影工作室
电影场景1,《马车与远处的火车》,1890年
梵高原作
电影场景2,《星夜》,1889年
梵高原作
电影场景3,《煎饼磨坊》,1886年
梵高原作
《至爱梵高》项目的发起人是波兰动画导演多萝塔·科别尔拉,她自言从15岁起就迷恋梵高。
梵高在给提奥的最后一封信中说:“真相是,我们只能让我们的作品说话。”
于是,她也希望用梵高自己的画作来讲述他的故事。
与她合作的是导演休·韦尔什曼,他曾以动画《彼得与狼》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。
韦尔什曼说:“我们这么做肯定是发明了120年来最慢的电影制作形式,绝对的。”
《至爱梵高》预告片
两人在长达7年的漫长合作中,结为了夫妻。
梵高自杀谜团的另一个破解方式
电影《至爱梵高》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,那就是梵高的死亡之谜。
“在六个星期之内,一个本来心境那么平静的人怎么会走上自杀之路?”
在欧文·斯通的小说传记《渴望生活》里,定格了梵高“自杀”的高潮画面:
他把脸仰向太阳。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。扳动枪机。他倒下,脸埋在肥沃的、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——生生不息的土地——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。
《有乌鸦的麦田》,绘于1890年7月,梵高逝世当月
除了《至爱梵高》的两位导演,还有另外两个痴迷梵高的写作者,用10年的时间写成《梵高传》,推翻了“梵高自杀”的神话。
他们依托梵高博物馆的海量文献,借助11位译者的非凡努力,将许多荷兰语文献首次翻译为英语,并开发软件处理无比巨大的信息量,将原本可能耗时30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压缩到10年完成。
这些研究资料现在都在《梵高传》网站上可查:
http://www.vangoghbiography.com/
涵盖《梵高传》研究成果的网站
史蒂文·奈菲与格雷戈里·怀特·史密斯,两人合作达30余年,合著的《杰克逊·波拉克传》获得普利策传记奖
他们提出《渴望生活》的记述“远不够可信”,在考查所有公共记录里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之后,他们重构了事件的经过,得出了新的结论,参见《梵高传》“附录:关于文森特致命伤的说明”(本期推送第二条)。
在写作过程中,格雷戈里罹患脑瘤,经历脑部手术、肾脏手术,以及放射治疗,几经生死关头,最终完成本书。
这部厚达900页的传记,用去了他们生命10年的时间。
2011年,也就是《梵高传》出版之年,史蒂文和格雷戈里在合作30年后,在美国结婚。
2014年,格雷戈里因脑瘤过世,享年62岁。
《梵高传》
普利策奖得主十年著成
梵高故事精确还原
珍贵图片首次发表
Van Gogh: The Life
作者:(美国)史蒂文·奈菲 格雷戈里·怀特·史密斯
译者: 沈语冰 等
书号:9787544753883
定价:128.00
出版:译林出版社
扫描二维码
进入译林微店购买
来源:译林出版社
编辑:西西
-END-